![](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株洲网讯(株洲日报记者 高晓燕)“冯姐,我又到你屋里来哒。”8月22日早上,田心街道南峰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谢竹清敲开了残疾人冯文慧家的门。
南峰社区辖内有192户残疾人。做了7年服务的谢竹清,对每个人的情况都门清。“我今天到你家里来,是做个信息更新的问卷核查和登记,以后你们能够享受哪些服务,都是跟这些数据挂钩的。”谢竹清解释。
家庭住房状况(是否危房等)、未就业主要的生活来源、得到的就业扶贫帮扶、除残疾外过去两周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以及未就诊或治疗的原因……41项调查信息,详细记录下每位残疾人当前的生活状况以及需求。
“社区给我发的这副拐杖已经用了几年,现在有些地方坏了。”信息摸底快结束,冯文慧随口跟谢竹清念叨了几句。“这次有新辅助器具发放的话,我再帮你申请一副。”谢竹清马上回应说。
据悉,目前全市各县市区都在开展这样的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摸底,主要针对基础数据库中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8万余名残疾人。此外还要对1628个社区内的基础设施情况进行摸底,包括有无银行、幼儿园、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这些机构有无无障碍设施等情况。数据审核和校验将在本月底结束。
“信息摸底每年一次,数据库里的信息就‘动’起来了,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全市持证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